元陽遊玩小貼士,建水交通攻略,“西南邊陲大觀園”——朱家花園
今天要轉往下一站建水。
早晨原先還想賴牀,拉開窗簾天邊有映紅的雲彩,立馬像打了雞血奔向多依樹觀景臺。
昨天買的門票已經作廢了,不能進入收費的觀景臺,馬不停蹄地奔向對面的山上,當太陽呈逆光角度驅散晨霧,層層梯田便漸漸染上金光,坐落其間的哈尼族彝族山寨,被雲霧掩映得撲朔迷離,如夢如幻。拍攝到雲霧繚繞村寨、梯田、綠樹是元陽攝影必不可少的要素,這會兒全都有了。
山川廣闊,梯田層疊,水田如鏡,這裡是光與影的天堂。最後再看一眼大地的指紋,感受梯田高低起伏的壯闊之美,這是來自元陽哈尼梯田的邀請。
小貼士:
元陽梯田大概1月-3月去是最好看的,4月份就要插秧了。天氣屬於早晚陰冷,中午炎熱,溫差大的那種,元陽處在北迴歸線上,但海拔仍有1600多米,中午的陽光很毒,注意防曬。衣物以輕便爲主,T-恤,短褲,一年四季都可以穿,還需要備一件外套。
多依樹到南沙坐的是小麪包,爲了趕時間使勁擠,只要能擠得進去沒有超載一說。司機一路各種超載拉客,走走停停,午後纔到南沙鎮,南沙鎮到建水的班車很多交通方便。
南沙到建水路上因爲修路交通管制耽擱了一點時間,下午三點多到達建水。建水古城最早是南詔政權於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後)建築的土城,當時名爲“惠歷”,“惠歷”爲古彝語,意思就是大海,因而古城漢語的名字就是“建水”。元時設建水州,明代臨安
府治移至建水,明洪武20年擴建爲磚城,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爲建水縣,民國元年改建水縣爲臨安縣,因而建水又稱臨安。
建水古城及縣城周邊景點很多:朱家花園、孔廟、朝陽樓,天君廟、朱德舊居、雙龍橋、團山古民居、燕子洞等等。我們在建水可以停留的時間不多,只能有所取捨。
朱家花園
建水朱家花園位於建水古城的建新街中段,從客棧步行過去也就十幾分鍾。
朱家花園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當地鄉紳朱渭卿弟兄所建,是一座由若干清代民居建築組成的規模宏大的清代古典宅院,有“西南邊陲大觀園”之稱。主體建築爲住宅和祠堂,呈“縱三橫四”佈局,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層出有致。
入口爲垂花大門,垂花門樓的大門,是瓦屋頂,三疊水式楹。門頭上方高懸着三重錯落有致、優雅精美的檐枋上面分別雕鏤出富有寓意的圖案。
進了大門是家宅,是三套三進的院落,並列連排。步入中門,迎面而來的是一道透空花牆,上面開着一道月宮門,正上方有四個字“循規蹈矩”,背面則是“謹言慎行”。
層出的院落,空間景觀層次豐富,據說大大小小的天井有42個,我們沒有數得過來。院落裡的精心種植的花草樹木,使古建築和園林融爲一體。
四面木質廊坊上均雕刻着精美的圖樣,木門開合時的吱呀聲彷彿時光倒流。
在人文鼎盛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美譽的建水,“兄弟連科”也是值得專門做個匾額的。
“紅樓猜射”裡有很多謎語供遊人猜謎語玩,猜中的可以憑門票換得小禮物,我們得到一本有關“朱家花園”的圖冊子。
豪宅東面的朱氏宗祠也是一套三進院落,這裡精美的家居藝術蘊藏的是朱家族人以和爲貴的宗族觀念和對家族興旺的誠摯祈盼。
朱氏家族用銀兩和心血留下了這幢華麗的建築,承載着朱家族人百年來的夢想與榮耀,形成一座既典型而又富地方特色的南方私家園林。
景點地址: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臨安鎮建新街
交通:
建水古城內步行可達
開放時間:
8:00-23:00
門票信息:
門票50元